家長孩子的面撿別人的手機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本文已影響1.44W人 

孩子從小就會去模仿別人,模仿大人的行爲,模仿大人的言語,有的時候在他們眼裏大人做的都是對的,所以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言行的影響都是相當的大的,所以家長應該怎麼做比較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網上有一位母親撿到了手機卻離開了,當時她正帶着孩子,監控顯示,一名女子撿起了手機後就離開了,民警通過監控找到女子將其攔截。由於她的小孩也在旁邊,民警擔心對小孩影響不好,於是單獨找女子調查,女子卻表現出一副毫不知情的樣子。被民警戳穿後,女子最終交回了手機,做了登記之後離開。

殊不知這種行爲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孩子可是有可能會去學習的。

父母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言傳身教呢?

家長孩子的面撿別人的手機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很多人都會念叨這句話,有怎樣的父母就有怎樣的孩子,所以,如果想要把自己的孩子變得孝順父母,以及孝順其他的長輩,父母首先就要先做好自己的職責,以身作則,這樣才能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榜樣。

一言一行

培養孩子的憐憫之心,以父母作爲孩子的模範。父母的一舉一動對孩子來說是很敏感的,他們體會生活時都會很容易的模仿父母的情緒,如果生活中爸爸媽媽沒有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也以同樣的情緒去生活,從而在生活中養成不好的性格、思想和生活的習慣。所以,父母必須要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變得孝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隨時的教導孩子尊敬老人,不能爲所欲爲,多尊重他人的生命。

尊老愛幼

家長孩子的面撿別人的手機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第2張

當然,如果父母平時對長輩不尊重,總是要和長輩,這些不好的對待長輩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的想法,孩子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孩子心靈上的第一道響鐘,就是家長的道德品質、生活方式、言語行動等,都時時刻刻的影響着孩子,對其日後的成長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所以,請各位家長,要教導孩子學會尊老愛幼,助人爲樂的優良品質。當和孩子一起坐公交車時,要教導孩子給老人主動讓座,看到老人家有困難,就要主動幫助。當你帶孩子到公園玩時,看到其他小朋友跌倒了,你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主動去扶起他,告訴孩子,如果其他人有需要幫助時,要積極伸出援手。

學會獨立

孩子總要有一天離開父母自己去生活,自己去感受這個世界帶給他的風風雨雨,所以,父母要給孩子動手機會,適當的放開自己的雙手,能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好。要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學會如何獨立的生活、獨立解決問題。

當孩子放學回家時,爸爸媽媽可以叫孩子幫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家務,比如讓孩子到廚房幫忙洗菜等,一定不要放縱孩子,讓他坐在電視前吃飯。這樣,在參與家務的過程中,孩子也可以和家長互動,培養雙方的感情。

哪些行爲家長千萬不要做

家長孩子的面撿別人的手機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第3張

壞習慣一:愛批評抱怨。

母親如果經常抱怨自己的身材,給孩子特別是女兒傳達的信息是“自尊來自牛仔褲是否合身或體重有多輕。”這可能會使孩子討厭鏡子裏的自己,自尊下降,對自己身材不滿。這些都很容易導致青少年反覆節食減肥、暴飲暴食或者厭食等嚴重問題。

壞習慣二:用食物安撫情緒。

家長在傷心或失望時用食物安慰自己,也會給孩子發出錯誤信號——食物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正確的做法是,通過與朋友交談或者散步等更好的方式改善和提升情緒。

壞習慣三:過多使用手機和電腦。

研究發現,在屏幕前的時間太長會影響兒童睡眠問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及體重增加等多種問題。而與家人共餐的孩子肥胖機率更低。然而,有些家長一邊告訴孩子不要在吃飯時發短信,一邊自己卻在使用智能手機。言教不如身教,應制訂手機、電腦家庭使用規則,所有家庭成員必須嚴格遵守。

壞習慣四:過分注重外表和物質。

家長孩子的面撿別人的手機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第4張

家長太注重外表和物質需求,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家長應設法培養孩子更多的健康習慣,比如散步、打球等,讓孩子明白,身強體壯比穿着打扮更重要。家長讚美孩子漂亮的同時還應表揚他們聰明和善良。

壞習慣五:借酒澆愁。

工作一天不順心,回家就想喝一杯。這給孩子傳達的信息是,酒是緩解壓力和找到好感覺的極佳方式。家長應該尋找更積極的解壓方式,比如鍛鍊身體、冥想打坐、與家人聊天等。

壞習慣六:總愛攀比。

有些家長凡事總愛與人攀比,動輒就教育孩子“鄰居家小孩如何”、“你某某同學如何”等。此類攀比往往會適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鼓勵和鞭策作用,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有良好表現時,及時表揚。

壞習慣七:愛爭吵。

如果夫妻間總愛爭吵,孩子學到的是“爭吵是解決問題必要途徑”。父母吵架不但難以解決問題,還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壓力。研究發現,這種壓力還會增加兒童發胖風險。

壞習慣八:對別人說三道四。

很多家長愛對別人的長相或行爲說三道四。這其實是缺乏自信的一大表現。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學習這種行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