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藥物治療後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症狀好轉

本文已影響2.94K人 

摘要:60歲的男性患者,因出現頭昏伴視物旋轉,體位改變時加重,伴噁心、嘔吐等症狀,就診我院,經詳細查體、問診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收入我科。入院後明確診斷並以倍他司汀抗眩暈+天麻素、氟桂利嗪改善微循環+西咪替丁護胃+降壓治療+靜脈補鉀爲治療方案,經3天治療後患者頭昏、視物旋轉及嘔吐症狀較前明顯好轉,出院。

【基本信息】男,60歲

疾病類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低鉀血癥

【就診醫院】邯鄲市第一醫院

【就診時間】2022年6月

【治療方案】倍他司汀抗眩暈+天麻素、氟桂利嗪改善微循環+西咪替丁護胃+降壓治療+靜脈補鉀

【治療週期】住院3天

【治療效果】患者頭昏、視物旋轉及嘔吐症狀較前明顯好轉

一、初次面診

早上交班的時候,值班護士叫我出去說有一位頭昏的老年患者,我急忙走出醫生辦公室去接診這位新病人,患者是一名老年男性,由家屬攙扶着,我幫忙把患者扶在椅子上坐下後,患者告訴我早上晨起便時感頭昏,視物旋轉,嘔吐數次,嘔吐物均爲胃內容物,四肢無力,無意識障礙,無單側肢體乏力及麻木,無耳鳴及聽力下降,無流涎,上述症狀活動後加重,休息後不見緩解,患者及家屬急診就診我院,急查頭顱CT未見明顯異常,建議完善核磁排除其他疾病,結合患者症狀及輔助檢查,初步考慮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故以“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收入我科。

既往患者“高血壓”病史3年,最高血壓180/?mmHg,自訴規律服藥降壓,具體不詳,有數年吸菸史,暫未戒菸,無飲酒史。

二、治療經過

入院後查體T36.5℃,P77次/分,R20次/分,BP134/86,神志清楚,餘心肺腹查體未見明顯異常,四肢肌力及肌張力正常,閉目難立徵陽性,指鼻實驗陰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徵陰性,針對患者四肢乏力,不排除患者嘔吐數次後導致,擬急查電解質明確病因,患者目前頭顱CT未見明顯異常,暫時排除腦出血,但仍需警惕腦梗發作,故入院後進一步完善MRI排除,完善頸部動脈彩超明確有無斑塊形成,輔助檢查結果示:電解質:鉀3.12mmol/L,雙側頸動脈彩超:右鎖骨下斑塊形成,頭顱核磁未見明顯異常,如下圖,治療上針對患者頭昏予倍他司汀靜脈滴注,予天麻素注射液靜脈滴注及氟桂利嗪口服改善微循環,針對患者嘔吐數次及倍他司汀會加重胃腸道反應,予西咪替丁抑酸護胃治療,針對患者四肢乏力考慮低鉀所致,予10%氯化鉀注射液靜脈滴注,輸注過程觀察患者尿量及輸液速度,患者入院查體血壓可,囑患者原方案繼續降壓治療,針對患者右鎖骨下斑塊形成,未見明顯狹窄,暫不予特殊處理,建議患者定期複查,不適隨診,健康宣教:囑患者低鹽低脂飲食、避免精神緊張,保持身心愉快睡眠充足,禁菸戒酒。

經藥物治療後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患者症狀好轉

三、治療效果

入院治療3天后,患者訴頭昏及視物旋轉症狀較前明顯緩解,未訴噁心、嘔吐,自我感覺良好,沒有出現其他特殊不適,患者及家屬覺得病情明顯好轉,對療效比較滿意,要求出院,請示上級醫師後准予出院,囑患者定期監測頸動脈彩超。

四、注意事項

1、患者是晨起突然發作頭昏。視物旋轉、嘔吐,活動後加重,囑患臥牀休息避免活動,防止活動後症狀加重,治療期間必須家屬陪同,防止患者因頭昏發作而摔傷。同時在改變體位時也要注意有家屬陪伴,注意姿勢調整力度等。

2、患者因既往有高血壓病史,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故患者需長期服降壓藥,必須定期監測血壓、按時服藥,不可少服或者多服,若血壓控制欠佳時及時就診調整治療方案。

3、同時還要定期複查頸部彩超等檢查。

五、個人感悟

隨着近幾年就醫的數據統計,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發病率越來越高,且越來越年輕化,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動脈狹窄而出現的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表現,藥物治療是治療的常用方法之一,該患者病程以頭昏、視物旋轉、嘔吐症狀爲主,所以該患者治療上用倍他司汀抗眩暈改善頭昏,天麻素及氟桂嗪改善微循環,患者嘔吐數次用西咪替丁抑酸護胃防止急性胃黏膜損傷,使用倍他司汀可能會出現加重嘔吐、噁心等消化道症狀,若患者出現嚴重的胃腸不適時應停止使用該藥,既往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及吸菸史,這些都可能是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真兇,患者既往無腦梗死病史,結合輔助檢查排除患者此次發作與腦梗死相關,但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吸菸史、頸動脈彩超結果異常,所以患者平時應警惕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平素生活中定期監測血壓,低鹽低脂飲食,戒菸戒酒。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