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麴黴菌的危害有哪些 日常飲食中如何遠離黃麴黴菌

本文已影響9.51K人 

黃麴黴和寄生麴黴廣泛存在於土壤、灰塵、植物及其果實中,通常溫度在5℃到45℃之間形成,特別是在溼氣和病蟲害等情況下形成速度加快。繁殖速度通常很快。黃麴黴素不受環境酸鹼度的影響,只要條件足夠,就可以生成黃麴黴素。

黃麴黴菌的危害有哪些 日常飲食中如何遠離黃麴黴菌

黃麴黴菌的危害

1、黃麴黴菌是致癌物,是毒性強的劇毒物質,能破壞人體細胞。

2、人和動物肝組織破壞力大,長期發展可引起肝癌,危及生命。

3、長期服用黃麴黴素可引起慢性肝炎、兒童成長遲緩、成人不育等疾病

黃麴黴預防措施

1、油熱後加入鹽,長時間放置的油可能會帶來少量的黃麴黴毒素,所以應該吃新油。烹飪前,加熱油,加入鹽。鹽中含有的碘化物可以有效地去除黃麴黴素毒素。

2、多吃蔬菜對抗黃麴黴素,蔬菜中葉綠素等物質對降低黃麴黴素的毒性有一定的效果,同時能減少人體對黃麴黴素的吸收。蔬菜中葉綠素和葉綠酸豐富,如菠菜、西蘭花、白菜等。

3、用高壓鍋煮飯,黃麴黴毒素多存在於食物表面,烹飪前多次揉米、洗淨,洗淨可去除米麪毒素。但是,用高壓鍋煮飯只適用於家庭米去毒。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