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和腦神經遞質之間的關係

本文已影響5.48K人 

抑鬱症和去甲腎上腺素這類腦神經遞質之間的關係,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的早期開始被關注。當時有兩種藥物的副作用和抑鬱有關,一是高血壓患者服用的降壓藥利血平導致了約15%的患者抑鬱,如此超乎尋常的比例立刻獲得了廣泛關注。二是在接受結核治療的患者中,一種治療結核的藥物卻具有改善抑鬱症患者的情緒的作用。兩相對照,人們發現這兩種藥物對大腦中的單胺類神經遞質濃度(如去甲腎上腺素)的影響恰好相反,利血平降低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濃度,而抗結核藥則可以抑制腦內單胺氧化酶對單胺類神經遞質的破壞,從而可以相對增加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濃度。對此進行的研究促使哈佛大學提出關於抑鬱症的情緒障礙的去甲腎上腺素假說。該假說認爲藍斑核中分泌去甲腎上腺素的神經元細胞,和抑鬱症關係密切。此類細胞對大腦各腦區均有影響,尤其是對情緒調節起重要作用的邊緣系統。一種可選擇性阻斷去甲腎上腺素重攝入的藥物對抑鬱症患者的治療所取得的成功,增加了這個假說的分量。

抑鬱症和腦神經遞質之間的關係

今天我們對相應神經遞質和抑鬱症的關係瞭解得更加深入,簡要言之,這一切都和壓力激素有關係。壓力激素刺激藍斑核,起初過度興奮的藍斑核讓我們覺得如坐鍼氈,而長時間的興奮最終將耗竭藍斑核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從而導致抑鬱。尼古丁似乎可以增加大腦中的去甲腎上腺素的含量,這就是爲什麼戒菸如此困難。由於戒菸而導致的暫時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的降低,很容易引發抑鬱而導致人們放棄,你必須忍耐直到大腦產生足夠的去甲腎上腺素。

少量的壓力激素可以激活大腦中的獎賞中樞,而長時期的刺激則可因多巴胺的過度損耗而使得獎賞中樞失去反應,你不再獲得像成就感這樣的感覺,這容易讓人喪失正確的自我評價。同時中縫核釋放的血清素(5-羥色胺)也刺激藍斑核分泌去甲腎上腺素,但長時間的壓力激素刺激也會降低中縫核分泌血清素的量,從而進一步降低腦中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如果困境無法擺脫,最終會耗竭大腦中的重要神經遞質,沒有這些神經遞質的刺激,大腦將無法行使正常功能,此時機體將陷入被動、退縮和消極的狀態中。抑鬱症患者常常被一種深深的無助感所糾纏,這種認爲自己一無是處是個無用之人的主觀感受,就是由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降低所致。

更糟糕的是,壓力激素的長期慢性過度分泌,還將使大腦發生廣泛性萎縮,其中邊緣系統的海馬區以及藍斑核的受損格外顯著,這是由於壓力激素抑制神經營養因子的作用所引起的。長期抑鬱症患者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障礙就和海馬區受損有關係。而藍斑核受損,將直接導致去甲腎上腺素水平的過度下降,而誘發重度抑鬱,可能促使患者自殺。由於女性藍斑核中的神經元死亡速度比男性的高,大腦中的去甲腎上腺素的平均水平低於男性,這導致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抑鬱,一般情況下男女抑鬱症的比例是1:2。但這個比例受到文化和習俗的影響,在智利的聖地亞哥,女性患抑鬱症的風險則是男性的5倍,而不是一般的2倍。

當然不是所有的抑鬱症都和壓力激素有關係,某些人由於遺傳或者我們尚不明白的原因,並沒有HPA軸的過度興奮,僅僅因爲單純的缺乏血清素和去甲腎上腺素而導致抑鬱。擺脫輕度抑鬱,最簡單的方法是適度的體育鍛煉,充足的陽光,以及一份甜食。而比較嚴重的抑鬱狀態則需要藥物幫助,根據臨牀統計對抑鬱症越早治療其復發的可能性就越小,治療時間也越短。目前的抗抑鬱藥物,主要是通過間接增加大腦中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的含量來治療抑鬱症,比如百憂解和怡諾斯等,不過這些藥物都有相應的副作用,應該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切勿自行服用。研究人員也試圖利用基因療法來治療抑鬱症,比如抑制杏仁核中引起麻煩的基因表達或者將產生分解壓力激素的酶的基因導入海馬中,以減輕甚至消除它對海馬的傷害,從而避免學習能力和記憶力下降。

對抑鬱症的研究不僅爲研發新的治療藥物提供了思路,而且也讓我們知曉在意識層面以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一旦我們明白髮生了什麼,或者將會發生什麼,就可以促使我們更早的採取有效行動來避免事情變得更糟。更重要的是這種瞭解,將賦予我們更多的同情心,並且也可以極大的消除我們求醫服藥的顧慮。這就如同缺乏維生素C導致牙齦出血時,你不會拒絕來一份水果。而只有維持好我們身心的狀態,才能夠直面慘淡的人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