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擊行為的定義

本文已影響1.58W人 

攻擊行為的定義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發現有些人喜歡攻擊別人,通過語言或者行為對別人進行傷害。人們常能耳聞目睹一些攻擊行為,每個人似乎都知道什麼是攻擊行為,但又無法正確訴説。接下來,媽網百科介紹供給行為的定義。

首先是攻擊行為的意圖與結果問題。究竟是應該根據行為的意圖,還是行為結果來判斷它是否屬於攻擊行為?這個問題一直是研究者爭論的焦點。攻擊指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不管其是否有傷害的目的或動機。還有研究者只重視傷害的動機,認為攻擊是對他人造成身體或心理傷害的企圖。如果只考慮結果,顯然會把許多沒有攻擊意圖的行為也納入攻擊行為的待列。因此,是否有傷害他人的意圖,應該被視為界定攻擊行為的重要前提。

雖然強調動機和意圖的重要性是必要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卻有一定困難,因為人們不能輕易確定行為者頭腦裏是否有攻擊的動機,或者僅僅是過失。人們一般通過行為發生的社會情境、行為者的社會角色、行為發生前的有關線索和行為者的身份特徵等方面,來推斷行為者是否具有攻擊意圖。

其次,必須明確攻擊是就個體的外顯行為而言,而不包括只停留於主觀層面的動機、態度、情感和想法。換言之,僅有意圖而沒有付諸行為就不是攻擊。而用暴力毆打他人,或者故意刁難辱罵他人,以及用散佈謠言的方法毀壞他人名譽等,則都是攻擊行為。再次,嚴格意義上講,攻擊是指向有生命個體的行為,並可能損害該個體的身心健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