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本文已影響1.2W人 

素質教育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在現在社會,無論是父母本身還是父母對自己的寶寶,都不僅僅是注重純知識的教育,也會很注重素質教育,但是素質教育是什麼時候提出的呢?今天就讓小編來說一說。

素質教育是什麼?

素質教育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爲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對應,但也並非絕對對立的概念,因爲兩者在詞義上本來就並非反義詞。

素質教育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一直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質作爲關係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項根本任務。1985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以來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後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取決於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同年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指出:“在整個教育體制改革過程中,必須牢牢記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最初的思想源頭。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對於素質教育問題十分重視。他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培養同現代化要求相適應的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發揮我國巨大人力資源的優勢,關係二十一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他明確指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民族素質。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總結廣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發佈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

最終在1998年10月,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中,也使用了素質教育的概念。以上就是關於素質教育的歷史信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