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腸息肉

本文已影響2.05W人 

預防大腸癌,除了在生活中要保持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外,還不能忽略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警惕大腸息肉。爲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爲有近八成的大腸癌來自良性病變,而大腸息肉是最容易癌變的良性病變。許多人開始犯迷糊,這大腸息肉好像很常見,不就是在大腸上長了一個肉疙瘩嗎,有必要“見貓就是虎”嗎?那到底什麼是腸息肉呢?

什麼是腸息肉

大腸息肉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大小各異,小的像芝麻、綠豆,大的如核桃,有的人腸道里的息肉能有幾十個,有的幾百個甚至上千個,如家族性息肉病。如果腸息肉是惡性,危害自不必說;即使是良性腺瘤,也有相當概率的惡變機會,隨着息肉的增大,數目增加,癌變機會也迅速加大,留着相當於一個“定時炸彈”;退一步說,若是炎症性息肉,惡變可能小些,但隨着息肉增大,也可能帶來便血、腹瀉、腸套疊等臨牀症狀。
  所以,一般來說,醫生會建議把息肉切除掉,而現在對付息肉基本不用開刀了。
  用一個大腸鏡伸到大腸裏,既能看看腸道有沒有癌變,也能順手把息肉切除下來,比起“開刀”,它具有明顯優勢:如開刀手術後,病人有一段時間會感覺虛弱,恢復正常生活平均要28天,而內鏡下切除,對身體損傷小,可能只要兩天,人就“生龍活虎”了。而且,費用較開刀手術切除少得多。
  不過內鏡下切除息肉,創傷雖小,也還是要遵循從禁食、流質飲食過渡到正常飲食的過程,以促進傷口的癒合。目前無痛內鏡檢查的開展,使更多的人接受內鏡下切除息肉。
  息肉最討厭的一點就是會“繁殖”,你切除了這個,可能明年在另外一個地方又長出來一個。如果長過一次腸息肉,以後長息肉的可能性還是比其他人更大一些。
  所以,不要以爲切掉了息肉就萬事大吉,最好在術後三個月作第一次複查,如果沒發現異常,則可3~5年再次複查或遵循醫生的複查隨訪要求。如果有息肉新生,就需要再次切除。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