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書讀,人生就幸福

本文已影響6.02K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是不變的真理。那麼,養生與讀書有什麼關係呢?陸游是個長壽詩人,著作頗豐,長壽而目力不衰,70歲以後仍能“蠅頭細字夜抄書”“孤燈對細字”,實爲奇蹟。究其原因,除了勤於鍛鍊與作息規律外,讀書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只要有書讀,人生就幸福

讀書有益於身體健康。中醫認爲聚精會神爲養生大法,“腦爲元神之府”,就是講人體精力與腦力,直接影響人的整個機體。調查發現,大多數喜歡讀書和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都具有較發達的腦神經,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仍旺盛不衰。生命在於運動,腦力也在於活動。讀書治學,有助於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對機體的控制能力。

讀書能延年益壽。美國的人口學者在預測壽命時,給勤奮學習的人加了3歲。日本專家發現,人羣中壽命最長的是哲學家。

讀書有益於心理健康。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常見疾病大多與心理因素有關,許多疾病可通過心理治療不藥自愈或早愈,許多疾病又會在心理狀況不佳時乘虛而入或進一步惡化。這樣的例子古已有之。春秋時有個叫閔子騫的人,懷才不遇,積鬱成疾,看了不少醫生也沒治好,後來對孔子的書產生了興趣,研讀之後,憂慮病漸漸地不藥而癒了。

我認爲讀書是可以健身的。讀優美典雅的詩篇,有利於胃病的癒合;讀幽默小品之類的書,有助於神經衰弱的醫治;讀小說能使病人精力集中,有助於康復。我無法想象,如果不讀書、不看報,人的一生將會怎樣度過?書籍不但給人以文化教養,還兼有迅速撫慰、消除緊張心理的效果,哪怕是隨意翻翻,也能起到解乏的作用。遇到不平、不滿、吃虧的事要學會宣泄和轉移。俗話說,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如果想不開,自尋煩惱,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那隻能氣死。

——文史學家史樹青

那麼,如何選書、讀書呢?

書籍浩如煙海,我們應細加選擇,畢竟人的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把精力都花在無限的讀書當中去。各種圖書評論、友人的推薦是應當參考的,建議不妨先從經典讀起,從名家讀起,畢竟好的東西不會過時。在廣泛涉獵各種書籍的時候要有所取捨,進行精讀與略讀。有的書籍增長知識,提高業務水平,應該細讀;有的書籍僅爲娛樂之用,就應當粗讀、泛讀。當然了,何種書宜精讀,何種書宜泛讀,是要我們好好甄別的。

爲何讀書能養生祛病?

讀書是一種涉及人們整個身心的活動。當排除所有的雜念,沉迷於書的世界裏時,不僅可以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愉悅,而且也是一種積極的身體放鬆和精神享受,起到調達神志、平衡人體陰陽氣血的作用。當工作生活尤其是疾病壓力加大、精神感到緊張的情況下,適時讀一些好書,就會使自己超越現時處境進入到書中的世界,心理上的壓力被緩解了,可獲得心情上的放鬆,從而達到一種心理上的平衡,精神往往會隨之而變得愉快、振作和積極。

少帥張學良自“西安事變”後便身陷囹圄,失去自由達數十年之久。大半輩子過着軟禁生活的張學良閱讀了古今中外大量書籍,心靈得到洗禮,從而悟出“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人生感嘆。張學良的壽命長達百歲餘,究其長壽的“祕訣”之一,則是潛心讀書、養生修性。

讀書,特別是閱讀那些出自文學大師之手的書籍,等於與大師進行對話,與智者進行交流。閱讀經典著作,即使感受不到文學大師的境界,但是通過不斷理解,依舊可以得到寶貴的精神財富。

諸葛亮有句名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讀書,只要一冊在手,你就完全沉浸在“淡泊、寧靜”的境界之中,忘卻了塵世的喧囂與煩惱,忘卻了世間的狂熱與冷酷,忘卻了人間的紅塵擾攘與物慾橫流。正如楊絳說:“書的境地呢,實在是包羅萬象,貫通‘三界’。”金庸也說:“只要有書讀,人生就幸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